
“2025年全国核反应会议”于6月30日至7月3日在西安交大南洋大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核物理学会核反应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兰州大学、久久热
等单位主办,久久热
久久热
承办。三百多位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其他相关单位的核科技工作者参会,会议围绕核反应研究前沿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于7月1日上午举行开幕式,由久久热
久久热
副院长赵永涛主持,久久热
久久热
院长高宏、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苏光辉致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靳根明研究员回顾会议发展历程并宣布大会开幕。

会议期间,清华大学肖志刚教授、北京大学杨再宏教授等多位专家作了会议邀请报告。本次会议密集安排了近百场学术报告,设有“核反应”“核结构”“光核反应”“核数据与机器学习”“核天体物理”等多个专题分会场,涵盖重离子反应、放射性束核反应、核探测技术、天体核物理、裂变动力学等领域,关注机器学习与量子计算在核反应中的应用,展示了国内核物理研究的最新进展与青年人才的科研成果。来自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特别是众多申请“优秀青年报告奖”的青年学者,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现场报告交流活跃。

7月3日闭幕式上,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作总结发言,并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王猛研究员一起为“优秀青年报告奖”获得者颁奖。
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我国核反应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全国核反应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于1985年发起,每两年举行一次。经组委会讨论决定,下届会议将由湖南师范大学于2027年承办。